地下水的破坏作用

文章插图
地下水的破坏作用主要包括机械潜蚀作用和化学溶蚀作用 。
【地下水的破坏作用】1、机械潜蚀作用
由于在岩石空隙或裂隙中的地下水流动速度非常缓慢 , 其机械作用一般较弱,只能对细小颗粒的粉砂粘土级别的松散碎屑物进行机械潜蚀 。在地下水的长期作用下,岩石结构逐渐变得疏松,孔隙扩大 。一些松软的岩石或未胶结的上层,在地下水的机械潜蚀下 , 甚至会引起蠕动变形或由于孔隙的扩大造成塌陷 。在黄土地区,这种地下水的潜蚀现象尤为明显 , 经常会有地下漏空造成的黄土塌陷 。在岩石的洞穴或较大裂隙中流动的地下水具有较大的动能,会对地下岩石产生较大的破坏作用 。
2、化学溶蚀作用
化学溶蚀作用是地下水破坏作用的主要形式,并可形成各种地下岩溶地貌 。一般地说,地下水的溶蚀作用主要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碳酸盐岩的溶蚀 。地下水中所溶解的二氧化碳大约有1%会形成碳酸根离子,其余仍保留游离状态 。碳酸的形成使地下水的溶解能力大大提高,如果地下水流经的是可溶性岩石,则化学溶蚀作用就更加明显 。含有二氧化碳的地下水对石灰岩溶蚀作用的化学反应式如下:碳酸钙+二氧化碳+水→碳酸氢钙 。
推荐阅读
- 铁岭学京剧的地方
- 云南省c证律师巿辖区内转所怎么规定的
- 健脑的食物和水果有哪些
- 反复记号⊕的作用
- 蚂蚁的力量有多大
- 狼牙棒是干啥用的
- 春卷皮可以做哪些吃的
- 蒲公英的根清洗技巧
- 用点读笔的危害
- 上级主管部门不认我的工龄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