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规模化猪场的排泄物污染治理已迫在眉睫
改革开放20多年来 , 我国的畜牧业尤其是养猪业取得了硕大的发展 , 规模化养猪场越来越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解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但同时,规模化养猪场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日益严重 。据统计,每头猪每天大约生产5.5L排泄物,每年大约排泄9.53kg的氮 , 一个万头猪场每年至少向周围环境排粪便1.38万吨,均匀每日排污水210t,排放的恶臭高达230余种 , 由此可见,规模化养猪场是畜牧场中的污染大户 , 加强规模化猪场的排泄物污染管理已迫在眉睫 。
1 规模化养猪场主要污染物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1对空气的污染
规模化猪场大多数高密度饲养,猪舍内滋润 , 粪尿排泄燎企,而猪粪恶臭成分高达230种 , 加上猪呼出的二氧化碳,大量有害气体(如氨、硫化氢、甲烷、粪臭素和硫醇类等多种臭气混合体)影响猪的生长发育 。这些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病原微生物等排入大气后,可随大气扩散和传播 。当这些物质的排出量超过大气环境的承受力(自净能力)时,将对人和动物造成危害 。据测,一个年出栏10万头的猪?。?每小时可向大气排出近148kg氨气、13.5kg硫化氢、24 kg粉尘和14亿个菌体,这些物质的污染半径可达5公里,而尘埃和病微生物可随风传播30公里以上 。
1.2对水体的污染
生猪对日粮中氮和磷的吸收率惟独30%~35%,其余大部分被排出体外,经粪尿排出的氮、磷和未被消化的营养物质陷入自然水体后,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后,水质便会恶化 。有机物被水中的微生物降解 , 水生生物(主要是藻类)产生多种有害物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这种水体很难再净化和恢重生机 。另外,养殖场粪污中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 , 它们随粪尿陷入水体后,以水为媒介进行传播和扩散,可引起一些传染病传播与流行,如猪瘟、猪副伤寒、猪肺疫等,危害人和动物健康并带来经济损失 。
1.3对土壤的污染
当今畜牧生产中大量使用促进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抑制有害菌的微量元素添加剂,如硒、铜、砷等金属元素,而这些无机元素在畜禽体内的消化吸收利用极低,在排泄的粪尿中的含量都相当高 。这些粪污要是不经无害化处理直接陷入土壤 , 粪污中的有机物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 , 一部分被植物利用;一部分被微生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使土壤得到净化或改良 。如粪污施入量超过了土壤的承受力(土壤自净能力),便会浮现不尽全降解或厌氧腐解,产生恶臭物质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引起土壤成分和性状发生改变,破坏了土壤的基本功能 。
【加强规模化猪场的排泄物污染治理已迫在眉睫】2规模养猪场污染防控的技术措施
2.1合理规划、适应规模,注重生态效益
从总体规划和保护环境出发,建场时必须把排污及配套设施规划在内,充沛考虑粪污处理与可利用的环境 。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排水方便、无污染、排废方便、供电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建场 。最好同时考虑能与当地的立体农业相结合, 达到变废为宝、相互促进的目的, 能使生态农业综合、持续、稳定地增长 。总之 , 建场时既要着眼于近期效益,又要考虑长远环境、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
2.2建设规模化养猪场要与种植业相配合
吸取国外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先污染后管理的教训,在建规模猪场之初就要充沛考虑粪便及污水的处理问题 。采取规模化猪场与种植业基地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有机蔬菜生产基地、果树基地等相配合的模式,种植公司和规模化猪场达成协议,签订合同,猪场的粪便经处理后被种植公司采用 , 建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或有机蔬菜生产基地、果树基地等,形成种植基地+规模化猪场生猪生产的模式 。规模化猪场的生产模式改为:公司统一管理,各小猪场分散于各村、各养殖户,使猪场产生的粪便能够及时有效地就地消化,既做到了变废为宝,又将猪场排泄物造成的环境污染降至最低 。2.3改变水冲式清粪,推行干积粪工艺 , 减少排污总量 。
规模化养猪场采用水冲式清粪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劳动强度,但会增添粪便污水的处理难度,使污染物的污染面扩大 。一头猪年均产粪尿量可达2.1 t,要是采用水冲式清粪,其污水的排放量还将增添4倍以上 。规模化猪场应采用分散清干粪工艺 , 即采取粪、尿(污水)分流,猪粪一经产生便由机械或人工收集,而尿和污水经排污沟流入污水处理设施净化处理 , 尽量防止固体粪便与尿及污水的混合,以简化粪污处理工艺及设备,且便于粪污的利用 。该工艺可保持猪舍内清洁,无臭味,产生的污水量少,且浓度低,易于净化处理 。
2.3植树种草绿化环境,改善猪场环境
在猪场周围和主要道路两侧种植速生、魁梧的落叶树 , 猪舍周围前后种植花草树木,场区空暇地都要遍种蔬菜、花草和灌木 。有条件的猪场最好在场区外围种植5~10米的防风林 。这样,不仅可以调节小天气、减弱噪声、美化环境、改善自然面容,而且可以减少污染,净化空气,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起到防控疫病、保护环境的作用 。
2.4科学配合饲料,添加使用绿色添加剂
为了减轻规模化养猪场排泄物及其气味的污染 , 可在猪饲料中适当添加酶制剂、微生态制剂、除臭剂,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粪尿排放有害物质和蔼体 。
在猪的日粮中添加使用酶制剂 , 不仅可提高猪对饲料养分的利用率,而且可减少氮的排出量,提高磷的利用,减少磷的排放;在猪的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提高碳水化合物、氮的利用率,同时抑制肠道内某些细菌的生长 , 调整菌群,改善胃肠微生态环境,减少猪只体内恶臭气体的产生和排放 , 从而减轻猪粪尿的气味,从而控制环境污染 。还可添加除臭剂,如活性炭、膨润土、沸石粉、活菌剂,可显然减少粪便中氨、硫化氢等臭气的产生 。同时在日粮中不用超剂量的铜、铁、锌等饲料添加剂 。
2.5合理加工日粮,减少粪尿排泄量
饲料的加工处理不仅可以影响饲料的营养成分含量,而且还会影响饲料的利用率 。粒径大小合适的颗粒料,增添了单位体积养分的含量和适口性,提高了家畜的进食量 。猪饲料颗粒度在7 00-8 00μm时,饲料的转化率最佳,且不发生溃疡和结块问题 。在有条件的养殖场内最好采用膨化和颗粒加工技术, 破坏或抑制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及有害物质和微生物, 以改善饲料卫生, 提高饲料转化率, 减少粪尿排泄量 。另外有报道 , 饲料的膨化处理和颗粒化处理可使随粪便排出的干物质减少1/3 。
2.6从饲养管理角度减少环境污染
幼龄猪在低温影响下磷的排泄量会提高 , 而且会使骨骼发育不全 。相反在超过37.8 ℃的高温环境中机体钾离子和碳酸盐的排泄量会增添而不利于猪的正常生长 。因此,必须为猪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环境,采取合理组群、及时处理猪场粪尿、定期消毒等措施;同时根据每日营养需要提供定量的饲料 , 尽量做到不浪费,以减少猪对饲料的摄入量 。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猪场粪污的排放量,减少蛆蝇蚊螨等害虫的繁殖,而且可以降低猪尤其是仔猪的发病率 。此外,猪场内的老鼠、苍蝇等可造成饲料营养损失或在饲料中留下毒素,还会传播各种传染性疾?。?各养猪场应当尽约摸将其泯灭,以减少其对生产造成的损失、净化环境 。
推荐阅读
- 加强规模化养猪场的排泄物污染治理已迫在眉睫
- 重庆綦江区关于加强个人健康管理的通告
- 天使之战如何强化成功率高 天使加强了吗
- 南昌老年人新冠疫苗加强免疫疫苗组合汇总
- 南昌老年人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时间间隔多久?
- 猪场自配猪饲料需注意的问题 猪场自配猪饲料需注意的问题有
- 哪些孩子不适合接种新冠疫苗 哪些孩子不适合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
- 湖南:绥宁黔邵花猪产业风生水起 黔邵花猪种猪场
- 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人群有哪些 新冠疫苗的重点接种人群
- 临沂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须知 山东临沂新冠疫苗接种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