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垫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机制 垫江培训中心
【重庆垫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机制 垫江培训中心】一、完善统筹治理机制
一是完善领导机制 。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突出位置 , 成立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坚持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多次召开会议研究相关事项,对常态化、全覆盖、多渠道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提出具体要求,县领导建立行政执法微信群,第一时间掌握工作动态 。领导小组设办公室在县教委 , 负责专项治理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
二是完善协调机制 。县政府教育督导委定期组织召开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专题工作领导小组会,按照“政府领导、部门负责、齐抓共管、分类整治”的原则,统筹部署治理工作 , 制定时间表,明确作战图,形成强大整治合力 。县教委坚持每月召开1次专题会 , 听取执法检查工作汇报,针对存在的重大问题,精准研判、精准施策,敢于动真碰硬,确保令行禁止,形成震慑作用 。
三是完善执法机制 。成立12个执法小组 , 采取随机抽取执法人员、执法对象的“双随机”方式,坚持每天检查8所校外培训机构,并将检查图片和执法常态检查情况台帐上传行政执法微信群,确保焦点不散、靶心不变 。自2019年11月23日执法小组成立以来,共检查校外培训机构5260余所次 。
二、健全精准摸排机制
一是学校联动摸底 。充分利用学校点多面广、情况熟悉的优势,组织专人专班,定期开展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方位、全覆盖排查,确保全县校外培训机构情况清、底数明 。
二是社区网格排查 。积极与乡镇(街道)沟通衔接,组织社区网格员,定期对校外培训机构逐一摸底、逐一登记,实现动态排查、动态监管 。
三是群众监督举报 。设立举报电话,公开举报信箱,并通过官方网站、微信等方式扩大知晓范围,鼓励群众监督非法办学行为,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查处 。截至目前,共排查面向中小学生举办的各类教育机构120所,下发整改通知书30余份,约谈举办者50余人次 , 整改安全隐患80余个,关停5家、搬迁3家校外培训机构 。
三、严肃依法查处机制
一是严格查处违规经营行为 。公开曝光在疫情期间违规开展线下培训的15所机构,将创想教育、范思艺术等15所疫情期间违规开展线下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纳入黑名单管理,对优唯教育等5家超范围经营的校外培训机构立案调查并给予警告,依法清退培训费50余万元,处以没收违法所得2万余元的行政处罚 。
二是严格查处违规输送生源行为 。组织专班力量,大力查处违规举办与中小学入学挂钩的校外培训机构 , 严肃处理为中小学招生选拔生源组织考试、提供信息和推荐学生的行为 , 现场组织违规校外培训机构清退培训费近200万元 。
三是严格查处在职公办教师违规从教行为 。强化师德师风教育 , 实行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制,完善教师逆向交流制度,严肃查处在职教师到校外培训机构上课的违规行为,对4名公办在职教师到校外培训机构上课的违规行为,给予其中3名城区教师逆向交流处理、1名教师党纪政纪处分 。
四、深化综合监管机制
一是市场监管 。全面梳理各类培训机构服务类型,将各类培训市场业务纳入管理范围,杜绝管理盲区,会同市场监管、人力社保、民政、体育、科技、文化旅游等部门健全县、乡镇(街道)联动培训市场综合治理体系,全面实现综合监管、综合执法、综合治理 。
二是资金监管 。积极与县内银行合作,在教育主管部门审批的校外培训机构中探索搭建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服务平台,深化第三方资金监管改革,为治理校外培训机构营造良好治理环境,提升治理水平 。
三是平台监管 。充分运用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服务平台,将各类型培训机构的课程管理系统、资金管理系统、基本信息管理系统纳入信息平台,不断完善培训机构课程、班次、价格、教师等信息,更好为政府监管和治理服务,促进培训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
推荐阅读
- 开州区校外培训机构 重庆开州课外培训规范管理措施
- 重庆双减常见问题汇总 重庆双减政策目前情况
- 重庆市永川区幼儿园收费价格表 重庆南川幼儿园收费标准是多少
- 重庆双减政策进一步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
- 重庆渝北区幼儿园收费标准最新 重庆渝北幼儿园
- 重庆大渡口区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 大渡口区实验幼儿园收费情况
- 重庆奉节县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措施、收费标准
- 重庆巫山中小学课后服务内容+收费标准
- 重庆市全面推进中小学生课后服务 重庆市关于课后服务的通知
- 重庆石柱中小学课后服务收费标准、工作措施